成長的意義 |
|
|
|
加入水電四局已逾半年,從初入項目部的青澀與懵懂,到深入施工現場的磨礪與成長,每一個瞬間都銘刻在我的職業生涯中,見證了我從稚嫩到成熟的蛻變。 初入項目部,面對全新的工作環境和陌生的同事,我內心充滿了緊張與期待。我被分配至技術部門,負責協助整理施工圖紙和技術方案。 起初,復雜的圖紙和專業術語讓我倍感壓力,那些密密麻麻的線條和符號仿佛難以逾越的障礙。然而,同事們以極大的耐心指導我,教我識別圖紙的關鍵信息,理解施工方案的要點。在他們的悉心教導下,我逐漸掌握了工作流程,對水電工程有了初步的認知。 隨著對工作的逐漸熟悉,我開始跟隨前輩們深入施工現場。第一次踏入現場,我被眼前的施工場景深深震撼。我來到文曲水閘啟閉機房施工區,最先看到工人正在搭建模板,這一步對機房的外觀尺寸和結構穩定性起決定性作用。 施工時,工人嚴格對照設計圖紙,每一處支撐、每一塊模板拼接都精準到位,稍有偏差便立即返工。隨后,是鋼筋綁扎,現場擺放著各種規格的鋼筋,它們將構成啟閉機房的“骨架”。 前輩拿起一根鋼筋,耐心給我講解,粗鋼筋主要承受拉力,分布在關鍵受力處,細鋼筋則用于構造與固定,輔助搭建穩固的鋼筋骨架。只見工人熟練地用扎絲將鋼筋綁扎成有序的網狀,交叉點的扎絲擰得牢牢的,防止澆筑時鋼筋移位。 在混凝土澆筑階段,現場格外忙碌。攪拌車依次駛入,混凝土經泵送管道持續送往澆筑點。振搗是保證混凝土均勻密實的關鍵,振搗工人熟練地將振搗棒插入混凝土,隨著振搗棒快速震動,氣泡不斷排出,混凝土逐漸變得緊實。前輩一直緊盯澆筑高度和厚度,不時用測量工具檢查,確保符合設計標準。 有一次,在模板安裝過程中,我發現模板的垂直度和平整度未達到設計要求。我立即與施工班組溝通,并會同技術負責人對支撐體系和模板拼接進行了詳細檢查。經過分析,發現是支撐間距過大導致的變形問題。 我們迅速調整了支撐方案,并對模板進行了重新校正,確保其符合設計標準。這次經歷讓我更加認識到,施工現場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嚴格把控,任何細節的疏忽都可能影響整體工程質量,這種對細節的關注和責任感的提升,正是成長的重要標志。 除了技術上的學習與成長,這半年里,我在團隊協作和溝通能力方面也有了顯著提升。在文曲水閘啟閉機房施工時,混凝土澆筑正值高峰期,攪拌車運輸銜接不暢。我主動聯系調度,協調運輸路線和時間,還與現場工人進行溝通,調整澆筑順序。經過努力,澆筑順利進行,進度未受影響。這次經歷讓我學會換位思考,更懂得團隊配合的重要性,溝通協作能力也得到很大鍛煉。 這半年的時光,充滿了汗水與挫折,但更多的是收獲與成長。未來的路還很長,我將繼續保持積極進取的心態,在水電工程領域不斷探索前行,為水電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。 |
|
|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