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美13一14娇小xxxx,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在线专区,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免费

當前位置:
首頁
> 資訊中心 > 四局文苑

鐵軌上的東坡印記

發布日期:2025-03-27 信息來源:華中公司   作者:王思雨   字號:[ ]

清晨的薄霧還未散盡,成眉鐵路工地上已是一片繁忙。我站在岷東新區制梁場,望著這條銀色的長龍蜿蜒伸向遠方,心中涌起一陣莫名的自豪——這條鐵路,將把成都的繁華與眉山的文脈緊緊相連。

眉山的空氣中總是飄著兩種味道:橘香與墨香。

工地不遠處就是一片橘林,金黃的耙耙柑掛滿枝頭,像一個個小燈籠。工友們休息時總愛吃上幾個解渴,剝開橘皮的瞬間,清甜的香氣便彌漫開來。老李是本地人,他說眉山的橘子之所以甜,是因為沾了東坡先生的文氣。這話惹得大家發笑,可細想卻不無道理——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潤著千年的文化底蘊。

工作閑暇之余,我常去三蘇祠轉轉。紅墻黛瓦間,仿佛還能聽見蘇軾兄弟的吟誦聲。那株傳為蘇軾手植的荔枝樹依然蒼勁,讓人不禁遙想先生“日啖荔枝三百顆”的豪邁。祠內的碑刻上,“大江東去”的墨跡歷經千年仍氣勢磅礴,每每令我駐足良久。

工地附近的東坡印象水街是下班后的好去處。夜幕降臨時,燈光將仿古建筑勾勒得如夢如幻。在這里要一碗東坡肘子,肥而不膩的肉質配上秘制醬料,入口即化。老板說,這肘子的做法是祖上傳下來的,當年蘇東坡被貶黃州時,就愛這樣烹制豬肉。真假已難考證,但美食與文化交融的滋味卻是實實在在的。

周末我會去東坡濕地公園散步。水榭亭臺間,隨處可見刻著東坡詩詞的石碑。“回首向來蕭瑟處,歸去,也無風雨也無晴”——這樣的句子讀來,工作的疲憊便消了大半。有時遇見當地的老者,他們會指著某處說:“這里當年是蘇家別業”“那里是蘇軾釣魚的地方”。眉山人談起東坡,就像在說一位健在的長輩,親切自然。

最讓我驚嘆的是這座城市對文化的傳承。從三蘇雕像廣場到蘇母公園,從東坡小學到蘇祠醫院,“東坡”二字無處不在。工友老王說:“咱們修的不僅是鐵路,更是一條文化長廊。”

深秋時節,鐵路即將竣工。我想,當正式通車后,成都人來眉山品橘訪古,眉山人去成都追夢奮斗,這條鐵路必將成為兩地協同發展的新紐帶。

從工地回辦公室的路上,我又路過那片橘林。夕陽為橘子鍍上一層金邊,宛如千年前照耀在東坡先生身上的那縷陽光。恍惚間,我仿佛看見一位寬袍大袖的文士,正站在橘樹下吟誦新作。風吹過橘林,帶來陣陣清香,也帶來了歷史的回響。

這條鐵路,連通的不僅是兩座城市,更是古今文化的對話。我們筑路人的汗水,將化作載著東坡文化前行的車輪;我們的自豪,不僅源于工程的宏偉,更源于能成為這千年文脈的當代傳承者。





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